发挥资源优势 做强冰雪产业 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 作者:体育经济司
- 发布时间:2020年1月16日
- 来源:体育经济司
发挥资源优势 做强冰雪产业 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1-14 来源:体育经济司
近年来,吉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条件,紧抓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机遇,全力为备战冬奥会作贡献,着力做大做强冰雪产业,促进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11月1日,吉林市“发展冰雪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一、强化政治担当,主动服务备战北京冬奥会大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指示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吉林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积极为备战北京冬奥会作贡献。
一是全力打造备战冬奥会精品工程。为填补我国越野滑雪训练场地空白,吉林市利用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北山人防工程,改造建成了全球第四、亚洲首座标准化四季越野滑雪场—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该项目2017年9月开工,克服了施工环境复杂、工期紧张、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挑战,2018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设备系统运行良好,各项参数指标均达到同类雪场国际一流水准,可保障越野滑雪等3大类雪上项目全年全天候训练,这3大类项目将在冬奥会上产生26枚金牌,必将对提升我国越野滑雪水平、备战北京冬奥会提供坚强的赛训保障。目前,已有22支国家、省市运动队陆续进驻训练,成功举办了全国越野滑雪秋季调赛大比武。孙春兰副总理于今年4月份亲自考察项目建设运营情况,给予了“感到很震撼、很自豪”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指出该项目是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和世界级影响力的冬奥工程。
二是大力发展冰雪竞技体育。近年来,吉林市深入实施冰雪奥运冠军培育计划,冰雪体育运动成绩斐然,实现了冬奥会、世锦赛、世界杯等重大冰雪赛事金牌全覆盖,为国家输送了平昌冬奥会唯一一枚金牌获得者武大靖和索契冬奥会李坚柔两位冬奥冠军。吉林市开设了14个优势冰雪项目,目前已有83人入选国家队和跨界跨项集训队,其中女子单板滑雪20名,占国家队三分之二。2018-2019赛季,吉林市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家级冰雪体育赛事共获得奖牌95枚,其中金牌39枚。
三是着力培养冰雪专业人才。以冬奥组委需求为导向,在市内3所高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冰雪相关专业23个,每年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人才3000名。支持北华大学创办冰雪学院,是国内首家综合性大学开办的多学科融合的冰雪学院,已联系国内外30余家单位组建了冰雪教育联盟,围绕冰雪体育运动、冰雪体育运营管理等9个专业方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冰雪人才,为备战冬奥会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四是推动全民冰雪运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在全省首创编印冰雪教材,将寒假的第一周设为“雪假”,冰雪体育开课率达到90%以上。实施“筑梦冰雪·相约冬奥”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开展市直机关干部畅享滑雪活动,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每年超过80万人次,全民上冰雪达到230万人次,省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发展到75所,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7所,占全省3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6所,占全省40%,为专业运动员选拔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是打造顶级冰雪赛事平台。利用国家冰球训练基地、国家滑雪训练基地、国家登山滑雪训练基地、国家青少年雪上训练基地、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等国字号训练基地落户吉林市的优势,积极承办世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全国大众高山滑雪冠军赛、全国冰球联赛、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等大型冰雪赛事活动百余项,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为冬奥赛前热身做好充足准备。2017年我市成功组建了吉林市职业冰球队,作为发起成员参加了“丝路杯”俄罗斯超级冰球联赛,每年承办“VHL-丝路杯高级冰球联赛”主场赛事29场,城投冰球队连续两年晋级季后赛。
二、加强统筹谋划,依托“冰雪+”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吉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冰雪资源优势,高标准编制全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冰雪与旅游、装备制造、文化体育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冰雪全产业链条,全面做好“冰雪+”这篇大文章。
一是做大“冰雪+”旅游。围绕打造世界级滑雪旅游目的地,建成北大湖滑雪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等12座初中高级滑雪场,与清华启迪集团达成建设大型室内雪场的合作意向,不断夯实冰雪旅游的核心支撑。围绕打造中国雾凇之都,建成松花江百里九大雾凇观赏带,雾凇岛作为中国岛屿雾凇的最佳观赏区,接待游客连续两年保持在100万人次左右,旅游综合收入在亿元以上。围绕打造中国最美温泉带,建成九大温泉体验目的地,“赏雾凇、戏冰雪、泡温泉”已成为吉林市冬季旅游的金字招牌。围绕打造特色冰雪主题民宿,以东北民俗文化和冰雪温泉旅游景区为依托,大力培育雪乡度假、冰雪娱乐、温泉体验等冰雪民宿项目,青山民宿、二合雪乡、雾凇岛等一批民宿床位总数已超过3000张,雪季带动景区周边户均增收20万元以上。
二是做强“冰雪+”装备制造。依托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在永吉经开区规划15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及闲置厂房作为起步区,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目前,成功引进了法国波马嘉仕缆车、造雪机生产项目。同时,筛选、确定冰雪产业目标企业163户,对接洽谈重点目标企业41户,招商成果不断显现。
三是做新“冰雪+”科技。将冰雪产业列入科技创新发展计划指南,与北京体育大学签署战略协议,在冬奥科研基地建设、冰雪运动康复医院创建、冰雪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进东北电力大学与芬兰凯萨卡里奥体育学院合作,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冰雪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组织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等高校攻关智能滑雪训练机研发、冰雪3D打印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等项目,力争尽早建成全国一流的冰雪科研基地。
四是做火“冰雪+”文化。冰雪文化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依托厚重的冰雪民俗文化积淀,深度挖掘冰雪文化元素,组织了民族音乐会、民间冰雪题材创作展、满族过大年等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冰雪展览活动,整合满族文化、船厂文化、儒家文化等特色文化体验项目,与雾凇文化、温泉文化等项目进行互动宣传,增强了冰雪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连续举办了25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并在国际雾凇冰雪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集中举办国际冬季龙舟赛、国际冰雪摄影大展、冰雪温泉节等特色浓郁的文化活动,雾凇冰雪节连续两年获评冰雪旅游节事十强。
三、深化产业引领,以冰雪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吉林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关于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有潜力的冰雪资源优势,坚持以冰雪产业发展助推吉林市经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通过发展冰雪产业,对拉动投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就业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是在拉动投资方面。2017年以来,全市仅冰雪设施投资就达到32亿元,占历年投资总额的31%,年均增长20%。作为冰雪产业的龙头企业——北大湖雪场,2017年以来完成投资20.5亿元,年均增长40%,接近于过去13年的投资总和。雪道面积从113公顷增加到126公顷,位列全国第三位;住宿床位由1000张增加到2638张,日接待能力由4000人增长到6000人,极大地提升了冰雪服务承载能力。南京联创集团决定在北大湖建设总投资500亿元的亚洲最大滑雪场和四季度假小镇项目,将成为世界一流、亚太第一的综合滑雪度假区,具备承办冬奥会全部雪上赛事的能力,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一期将于2020年4月份开工,预计投资在200亿元以上。相关公路、轨道交通、通航机场、“七通一平”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形成150亿元以上的投资,为加快打造北大湖冰雪产业集聚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在扩大消费方面。近3年来,全市接待冰雪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2018-2019年雪季,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90亿元,增长20%,同步带动了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9%,高于全省14.5个百分点。以北大湖雪场为例,2018-2019年雪季,雪场接待游客49.6万人次,增长60.5%,增幅在全国各大雪场位居第一,接待人次全国第二。冰雪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消费新热点,“冷资源”正在转化为“热经济”。随着吉林联创北大湖雪场及四季度假小镇等项目的落地,泛北大湖区域游客规模预计达到120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1000元计算,旅游收入将达到120亿元。
三是在稳定就业方面。全市冰雪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就业人员达到3万人,对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雪场的运营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北大湖区域民宿发展到72家,总床位890张,旅游收入达到1209万元;周边农民自发购置了2辆大客车、4辆中客车、6辆小客车接待滑雪游客,同时向游客提供雪具租赁服务,人均增收1.5万元。另外,即将开工建设的吉林联创北大湖滑雪场及四季度假小镇项目,将打造滑雪度假、文化艺术、冰雪教育、国际会议、休闲农业等多种业态,预计拉动就业8万人,其中一期将拉动就业2万人。